西夏区残联托养服务绘就残疾人幸福“底色”
2024-07-19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们,我的腿脚不便,每次收拾家里的卫生都会累得满头大汗,现在保洁大姐帮我把屋子整理得干干净净,真心感谢你们的关心和照顾。”王阿姨感动地说。

52岁的王阿姨家住兴泾镇泾河村,十几年前因车祸导致肢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得知这一情况后,西夏区残联委托居家托养专业照护人员定期上门服务,为她代购蔬菜、水果、护理垫等生活必需品,还帮助她测量血压、擦玻璃、理发、剪指甲、晒被子、洗衣服、打扫室内外卫生等,细致入微地照顾她的生活。这仅是西夏区残联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的一个缩影。

自居家托养项目实施以来,西夏区残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残疾人提供了涵盖五大类、二十项专业性服务。每位服务对象每月接受不少于4次的上门服务,每次服务时间不少于1小时,并根据不同的残疾人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附加心理辅导、康复理疗及代购代买等服务。目前,西夏区已为500名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提供居家托养服务,推动实现了“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的目标,有效改善残疾人及其家庭生活质量、促进残疾人生活自立和融入社会。

在西夏区,除了定期上门服务的居家托养方式,还有寄宿制托养服务与“残疾人之家”的日间照料,也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的惠残政策真是太好了!在托养中心的照顾比在家里更为周到,吃饭、睡觉、起居都有人照料。我探望孩子两次,看见他收拾得干干净净,脸上笑容多了,学习和康复还全都是免费的,我也可以安心工作挣钱了。”王先生感慨道,他的孩子智力残疾二级,目前在西夏区残疾人托养中心接受托养服务。

托养中心整洁明亮的起居室内,配备了可升降的护理床、紧急呼叫器和独立卫生间,还设有电视机和宽带等设施。在公共区域,有康复训练室、娱乐室和餐厅,护工和医疗护理团队24小时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在这里,除了日常生活、学习文化知识、接受康复训练及心理疏导外,我们还会定期为他们组织绘画、棋牌、唱歌等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托养中心的负责人说道。

此外,为积极探索“托养+辅助性就业”助残新模式,西夏区残联充分发挥惠残政策集聚优势,整合社会公益资源,在托养中心设立了“杞里香辅助性就业工作室”。安排残疾人从事纸盒折叠和枸杞分拣等简单工作,每名残疾人通过劳动,每年可额外增收5000元至8000元,不仅促进了康复,还实现了个人价值,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走进芦花苑社区的“残疾人之家”,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日间照料功能室里,有的残疾人在看书、锻炼,有的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处处洋溢着家的温馨。

“残疾人不仅可以在这里享受专业照料服务,也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照护负担。我们还根据周边残疾人的就业需求,打造就业‘月历’,引入多肉种植、剥蒜等辅助性就业项目,提供适合残疾人的手工活,让他们在托养康复的同时还能创收,受到许多残疾人的欢迎。目前,已有60名残疾人在这里实现了辅助性就业、日间照料和康复服务。”芦花苑社区书记石涛说。

今年以来,西夏区残联以兜牢民生底线为重任,围绕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托养服务需求,健全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建设,用心用情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探索创新残疾人托养服务的新模式,进一步缓解了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的照护难题,使残疾人幸福感底色更暖、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