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收官任务,深入落实“两化一振兴”重点工作部署,兴庆区残联聚焦农村残疾人群体就业增收,从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产业发展、专项帮扶、精准服务五大维度精准发力,着力提升就业帮扶质效,助力农村残疾人稳定增收、融入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
一、技术赋能:巧手织就增收路,农技点亮新希望
兴庆区残联构建“精准化+特色化”技能培训体系。深挖非遗潜能,邀请国家及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开展麻编、扎染等培训,近50名残疾人习得一技之长。肢体残疾的马大哥精研麻编技法,将指尖艺术变为致富“金钥匙”。立足乡村产业,联合农业专家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2024年重点打造大鹅养殖示范户10户,以点带面推动科学养殖增收。
二、就业创业:岗位送到家门口,创业扶上快车道
精准搭建供需桥梁,推动通贵乡老油坊等企业吸纳5名残疾人就近稳定就业。大力扶持自主创业,为有梦者铺路搭桥。月牙湖乡视力残疾人李广兰通过兴庆区残联引导开始直播带货,网店月销数千元,并成功申领灵活就业补贴,创业之路行稳致远。重度肢体残疾人丁玉凤自2018年参加麻编培训后,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步成长为工坊骨干,实现人生价值华丽转身。
三、产业融合:创新联结享红利,多元发展促增收
创新产业帮扶模式,构建长效增收机制。深入实施“阳光助残小康计划”,累计投入资金96万元,精准惠及239名残疾人。积极链接村头工厂、社区“微工厂”等新型经营主体,与358名残疾人建立紧密利益联结。非遗产业(麻编扎染)带动培训90人,实现稳定就业18人、灵活就业125人。特色农业领域,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模式,为216户困难残疾人提供每年3000元稳定收益,让残疾人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兴庆区残联通过系统性、精准化的“五维赋能”举措,显著提升了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有效拓宽了稳定增收渠道。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乡村振兴浪潮中实现了“有技能、有岗位、有收入、有尊严”的目标,不仅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更生动诠释了共同富裕道路上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兴庆实践,为宁夏“两化一振兴”贡献了温暖的助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