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庄严同志对银川市7-17岁残疾儿童少年康教融合工作“及时跟进了解,注意总结推广”批示要求,近期,银川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马黎刚同志带领党组班子成员和康复、教就部负责人赴灵武、贺兰等县(市、区)对7-17岁残疾儿童少年康教融合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了调研督导。
调研组一行深入灵武市、贺兰县7-17岁残疾儿童少年康复定点机构,详细了解了康复机构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保障落实情况以及硬件设施、康复教育、职业教育、艺术教育服务、档案管理等情况。灵武市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机构利用中医特色治疗,为发育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损伤等儿童提供全面康复服务,同时开设2个残疾儿童少年康教融合班,目前为12名具备康教融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开展康教融合服务。贺兰县残疾人康复中心通过政府采购模式,引进2家专业儿童康复机构开展康教融合工作,为7-17岁孤独症、智力发育迟滞、语言发展迟缓等发展障碍的儿童提供康复与教育融合训练,配备康复治疗师及特教老师20名,目前有34名残疾儿童少年在2家机构开展康教融合训练。
在调研过程中,针对7-17岁残疾儿童康教融合工作特点,市县两级残联及康复机构负责人就如何搭建康教融合架构、科学合理设置康教融合课程、强化康教融合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调研组就下一步推进康教融合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精耕细作,扎实推进。要按照工作计划节点推进,做到“工作思路清、人员底数清、服务需求清”,动态更新7-17岁持证残疾儿童少年就学状况,准确掌握服务需求,做到应纳尽纳,应救尽救。要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案”设计个性化教学课程,丰富课程体系,提升满意度。二要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按照实事求是、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对有康教融合意愿和接送陪护能力的残疾家庭,鼓励到机构开展康教融合服务;对残疾程度较重和有其他实际困难无法到机构开展康教融合服务的残疾家庭,定期开展送教送康服务。三要总结经验,积极推广。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探索残疾儿童少年康教融合规律,创新教学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提升康教融合工作质效作出示范,打造银川康教融合服务品牌。
下一步,银川市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庄严副书记调研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关于康教融合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紧盯薄弱重点环节持续加力,争取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康教融合服务人数上有明显提升,在服务质量上有明显提升,在服务效果上有明显提升,在全区康教融合工作中走在前、做表率。